央视曝光招聘骗局 宜信普惠成“帮凶”?

作者:
字体:
发布时间:2016-04-07 09:38:31
来源:

 在宜信诞生前,唐宁曾拿出自己的钱出借给100位参加职业培训的学员,出乎他的意料,所有学员都还款了。唐宁说这是宜信走向普惠金融的出发点。

但现在,这个让唐宁引以为傲的发家业务,可能会拖了他的“后腿”。

4月5日, CCTV-13《新闻直播间》播出一条招聘骗局的新闻。报道称长春市智鼎科技有限公司(下称“智鼎科技”)以招聘为名,引导应聘人借款,变相收取培训费。值得注意的是,向应聘人发放贷款的正是宜信普惠。

报道中,某专科学校应届毕业生小苗告诉央视记者,去年在网上看到“长春市智鼎科技有限公司”的招聘广告,投简历得到面试通知后,便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岗前培训。同时,他被告知后期公司会进行资本回收,每月从工资中扣除一定的金额。那段时间,该公司招到50多名新员工。

就在培训开始不久,所谓的资本回收便出现问题。“这家公司的相关人员说没有扣款的权限,是由委托的第三方来做扣款。”求职者小李透露,在带上身份证后,智鼎科技相关人员带着她们进行了贷款。

从画面中可以看到,小李等人被带到了宜信普惠长春分部。据央视记者找到的一份应聘者借款协议显示:借款金额为15800元,借款用途为培训费用,该笔费用打入的账户是“长春市关东人科技有限公司”(下称“关东人”)。

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显示,借款合同中的收款方关东人公司,正是上述50多名求职者应聘的智鼎科技的子公司,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均为王伟。

宜信普惠长春分部贷款项目主管季女士在央视采访中表示,“我们合作的就是关东人这样正常经营的公司,如果说他们有学生想要参加培训,但没法一次性交清费用,就会介绍给我们,然后我们会先对学生进行垫付。”该主管透露,像小李这样过来贷款的人还有很多。

 

值得注意的是,为了让小苗等人顺利拿到贷款,智鼎科技还为其捏造了虚假的收入、工作经历等情况。最终,大部分应聘者通过了宜信普惠的借款审核。

不过,在学完相关培训课程后,智鼎科技并未按照合同所说为求职者办理入职。只有小张等少数人与关东人签订了劳动合同,但入职后的小张发现公司总共也就几人,“让我们做手机APP的活,就照着别人的APP,从后台扒着代码往回来改。”小张最终选择离职。

对此,关东人、智鼎科技负责人王伟表示,“从未听说过资本回收,所有东西都是从银行贷款。而且,所谓的岗前培训和招聘完全没有关系,就是一个单独的技术培训。”

这场看似复杂的“招聘骗局”,其实就是智鼎科技借求职者培训费之名申请借款,结果款项却流入其子公司关东人的口袋。对于求职者来说,本以为零基础、零经验,找到了满意的工作,到头来空欢喜一场,还背上了一身的债务。

该新闻一经播出,立即引发投资人的热议,大家的焦点在于这家公司为何能拿到宜信普惠的借款?

凤凰iMoney记者致电宜信普惠北京地区业务经理李女士,据其透露,学员申请贷款,宜信普惠会对机构及学员信息分别进行审核。

“我们对机构的成立时间、运营时间、注册资本、经营面积等都有要求,而且不做该机构的第一期学员业务等等;针对借款人本身,我们会考核其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,同时致电家长征求同意等。”李女士告诉凤凰iMoney记者,这些要求都是全国统一的。

当凤凰iMoney记者提到机构对借款人信息造假的情况,李女士称,“我们都有专业的审核团队,如果有这样蓄意造假的机构或企业,肯定早就排除在合作范围之外了。”

若按照李女士口中所提到的审核标准和程序,宜信普惠为何还会与关东人这样的机构合作?被捏造的求职者信息没有经过二次审核?

某机构分析师告诉凤凰iMoney记者,平台出现借款信息造假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,一是资质欠佳的借款方出于利益诉求,假造信息去平台借款;二是平台风控出现了一定的问题,无法识别出虚假的借款信息,其中后者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关键。

>更多相关文章
金融 | 房产 | 科技 | 汽车 | 旅游 | 公益 | 娱乐 | 消费 | 教育 | 女性 | 医药 | 体育 | 资讯新闻 | 市场观察 | 财经报道 | 行业动态 | 特别关注 | 会议会展 | 新品推荐 | 家居生活
关于本站 - 广告服务 - 免责申明 - 招聘信息 - 联系我们
中国资讯网 版权所有
京ICP备13042652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