六年前全国人大委员长专访武汉竟是为了来参观方柱生的书展

作者:
字体:
发布时间:2018-05-09 16:12:01
来源:

 

 

方柱生自幼在严师指导下学练颜、柳、魏碑多年。后一直坚持临贴习碑、博彩众长,他注重在"二王"书体中寻求精妙。90年代,经过中国书协研修班学习,在书法理论和书法艺术上都有新的感悟和突破。数十载从事书法研究与创作的方柱生,楷、隶、行、草各体具能,尤擅行草,其书法风格基于传统,行笔飘逸自然、笔力劲健、墨色滋润、结字严谨、章法规范、雅俗共赏。

 

 

“行书之笔画,有他书之笔意,有他书之所悟”。方柱生的书作,亦复篆势,八分,古隶相杂的笔意。他在创作时以浓重涨墨的笔法,将开篇推至高潮,此后峰回路转,下笔盘旋、环绕、连绵、游丝,书有矛盾却统一,可谓匠心独运。顺着那行云流水的笔画,轻重缓急的节奏,其线条或承接或控制,笔管在掌心间提按顿挫,不断化险为夷。

 

 

 

 

山积而高,泽积而长。方柱生创作一幅书法作品,看似信手拈来,游刃有余,实则,在章法、结构、线条中,饱蘸激情,浪花四溅,创作是痛苦并幸福着,如“阅书百纸尽,落笔四座惊”,书写过程一起一落的波折,有欢乐,有悲伤,有甜蜜,有痛苦,正是这丰富多彩而未知的书法历程,才使生命富有价值,富有意义。

 

 

书法讲虚实相生,计白当黑,无墨处皆成妙境,有墨为字,无墨亦为字。方柱生追求书作自然,动静适宜。过分的修饰,显得做作;过分的雕琢,显得俗气;过分的夸张,显得不伦不类。有“墨”之处,为人前所见的鲜花、掌声,实也;无“墨”之处,为人后的磨练、挫折,虚也。如此,人与书才能立体丰满。

 

 

他的书法如锥划沙,如屋漏痕,质朴清新。 书作中起笔皆藏,无往不收。点线遒劲坚韧,丰满有质感。如太极拳法,将露先藏,打出来的拳才最有力量。书法让他懂得含蓄蕴藉,韬光养晦,不争而莫能与之争的智慧。

 

 

方柱生的行书,附勾多映带妙用。笔笔呼应,流畅活泼,气势连贯,或左右连带,或上下相贯,气势不断,挥洒自如,不受限制,大小错落,有轻有重。他以短线为收,长线为放;回锋为收,侧锋为放。中宫紧结,周围外放,笔法外拓,气势显露,布局上字距偏紧,行距拉开,跌扑纵跃,苍劲多姿,浓淡相间。

 

 

《书法报》、《人民日报》、《光明日报》多次刊登方柱生作品并作报道。1996年他曾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的“全国著名书画家十人书画联展”,并在中央电视台第三套节目《文艺广角》中进行专题报道。2013年他受邀到马来西亚举办书法展。国家文化部、中国文联授予“世界华人艺术家”称号,作品被中国历史博物馆,人民大会堂,日本秋田市书道,湖北省档案馆等收藏。全国多处碑林将其作品刻石造像入林。

 

 

方柱生书法作品 室内效果图

书法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遗产中,有旺盛的生命力,并赋予追求它的人虚静、笃恭、至思、养性,书法艺术是生命和人格的体现。方柱生说:“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精粹之一。对于传统书法,我顶礼膜拜,内心敬畏感恩。书法艺术是值得用生命去追逐和渴望的。我将生命融入书法,洗涤心灵。艺海无涯,乐行雅事。”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承古翰墨千年事

挥毫入木意境新

吐纳天地养静气

高扬中华民族魂

西江渡收藏网携手百位当代书画界泰斗谱写中国文艺百年传世经典 www.xijiangdu.com

>更多相关文章
金融 | 房产 | 科技 | 汽车 | 旅游 | 公益 | 娱乐 | 消费 | 教育 | 女性 | 医药 | 体育 | 资讯新闻 | 市场观察 | 财经报道 | 行业动态 | 特别关注 | 会议会展 | 新品推荐 | 家居生活
关于本站 - 广告服务 - 免责申明 - 招聘信息 - 联系我们
中国资讯网 版权所有
京ICP备13042652号-8